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征集博野近代历史名人张荫梧史料

  • guest7527676
楼主回复
  • 阅读:1932
  • 回复:0
  • 发表于:2015/12/23 20:15:02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想写一写博野近代历史名人张荫梧

        张荫梧(1891—1949年),字桐轩,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小店镇张营村(小张营)人。阎锡山手下“十三太保”之一,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历任晋绥军官教导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七军军长,北京警备司令,北平特别市市长兼公安局局长,河北民军总指挥,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平汉铁路北段护路司令,华北剿匪总部上将参议等职,并先后当选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监察会监察、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被北平市军管会逮捕(解放军进城后侦破的第一个反革命大案),后保外就医,不久病逝。
        张荫梧是国民党晋绥军中的一员名将,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中原大战后回博野创办著名的四存中学,抗战期间组建河北民军,发动“冀中事变”、“安平惨案”,后在“深县惨案”中被八路军击溃,成为国共摩擦的牺牲品。据说因和八路军争夺敌后根据地,张荫梧在1939年给蒋介石的电文中发明并首次提出“曲线救国”的新名词,被毛泽东称为“摩擦专家”。
        研究保定近代教育史、晋绥军发展史,张荫梧是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研究河北抗战史、国共关系摩擦史,张荫梧更是无法绕开的一位关键人物。然而长期以来,对张荫梧的研究始终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足够重视;即使偶有论及,也因毛泽东的一锤定音,难见对张荫梧的正面评价。但是据说在民间,特别是张荫梧家乡博野(今博野尚存张氏遗迹数处),对他的评价却很好。
        本人一向对民国时期文教、军政界各类名人史事有浓厚兴趣,故近年来收集了一些张荫梧的生平资料,准备先排订出较详细的《张荫梧大事年表》,再编一本《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来好好写一写这位已被淡忘、备受争议的博野人。

  (附记:2014年7月以来,断断续续收集了一些博野地域文化方面的书刊和资料,拟订了三个选题,计划编写三本关于博野历史人物方面的书:《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博野历史人物碑传集》、《颜元研究资料汇集》;新近且开通新浪博客“天博苍穹_大野边际”,并当定期持续更新,以作资料积累、学习博野历史文化之用。)

博野还有张荫梧后人生活吗?
本人正在搜集张荫梧史料,计划编写《河北民军总司令张荫梧》一书。
盼知情人士提供相关资料,联系QQ:11089945。
不胜感激之至!!

新浪博客:天博苍穹_大野边际
http://blog.sina.com.cn/wuhua20140317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