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老家在哪儿?

  • 河东友人
楼主回复
  • 阅读:9926
  • 回复:3
  • 发表于:2015/2/22 17:11:23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近日打开在线“谷歌地球”,从那茫茫地球上,我大海捞针,找到了我熟悉的村庄,下载下来,进行了图片放大,一户一户的辨认、比较,终于找到了我的家!
    家乡变了,我差点看不出来啦!她也长大了,向四周延伸了。从2014年六月航拍的地看,她向东南、正东延伸的较多。街道多了、直了,变水泥路面了!连同往邻村的村级路和到田间去的机耕道也硬化了,有人传说,都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了!看着谷歌地图,我失眠了,浮想联翩,欣然提笔……。
    光阴流逝的真快,我脑海里的故乡、小村的街道、那一栋栋房舍建筑、那一家家的小院结构,大门的轮廓;那各家各户院里、屋内陈设;那一口口很深的水井,那一个个小伙伴们、叔叔婶婶、大妈大伯、爷爷奶奶们的音容笑貌,像在梦中一样,还是那样栩栩如旧,深深地固化在我的脑海里。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在梦里,我回到过那阔别了近四十多年的老家,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游戏,追捉戏逗,一起捉迷藏;和姐姐一起从井里打水,爬墙头、上树捉鸟被父亲责骂;去田间挖野菜、拾山药、拔草或柴禾;有时朦胧中又仿佛听到生产队长在敲钟,该起床去问队长早晨去干什么,拿什么工具去上工……。
    我努力地回忆着那时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那是四十多年前,我离开了老家,由于工作原因,没回过家。那时的家乡还是生产队经营模式,很贫穷。
    我村很小,不足一百家,大概五百人左右,有程、王、侯、李、高、孔、张、等八九个姓氏,其中程王侯三家住户最多,程家多分布在村西,王家在村南,侯家在村北。因为村民重视教育,在外地工作或营生的人很多,当老师的最多,被称作“老师之家”。
    村里的土地大多分布在村子的正东,占耕地的80%,村南的自留地占15%,村西自留菜园占3%。村北占2%。村西村里土地相对邻村较多,刚分生产队时人均三亩左右,还不算因担心赋税过重主动转让给邻村的那150多亩地(在我村正东中间好地段)。地质肥沃,主要呈粘土性。如果在雨季,下够了雨,人们下地很困难,一脚踏进,真是拔不出脚!所以收获季节,人们最怕下雨,因为一下雨,得等四五天才能下地干活。地里有很多大口井,那是个体户时期留下的痕迹,我记得有的井口有直径约两米,小的也有一米多、探头往里看,很多有水,很吓人的。地里也有很多墓群,记忆中都有村西北角坟堆(属那个家族不祥)、村西枣树旁孤独大坟堆。村南王家坟墓群、村东侯家坟墓群、金玉家坟墓群、东北方向程家坟墓群、李家坟等等。
    我村有四个生产队。这四个生产队中,二队的经营和管理是最好的,三队最差。每个生产队有一定的生产工具、有大车两辆、两头牛、两匹马或驴,十几间房,有队部、库房、粮仓、牲口棚、农具库等。还一个大猪圈,几个小猪圈,一口砖井。每年,村民们的口粮都是在生产队将最好的粮食先交了公粮、留足了种子、留足了生产队的开销、然后在分给队员。年头好的时候,大概每人小麦100斤、玉米100斤、红薯200斤、、高粱50斤、油2斤、棉花5斤、布票约5尺、各种豆类约2斤,蔬菜来自自家菜园,以上不包括自留地的收入(每人约一分自留地)。
    图中是我从谷歌地球中下载的我村俯视图,蓝色线条是记忆中的道路,有的修直了、扩宽了,有的消失了;红色圆圈是记忆中的住户,没有圈定的地方是新盖的房舍或住户,东侧连续四个分别是生产小队三队、四队、一队和二队(从左数)。三队西邻是我村小学校及操场。
    小村现在的的样子变化可大了,村中巷道,连同通往庄稼地的路面都硬化了,家家住的是宽阔的房舍,很气派的大门,很多家都有了汽车……。
    网友朋友们,猜猜看看,哪个村?
    本村的网友如果见到这个帖子,找找自己的家在哪?看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老家的样子,真的变了呀!
    附图1:现在的老家轮廓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图中绿色标注)
    附图2:过去的老家轮廓(卫星图片)
  
  • 渔樵
  • 发表于:2015/5/20 17:56:32
  • 来自:河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今昔变化一目了然。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