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难忘的旅行

  • 河东友人
楼主回复
  • 阅读:4997
  • 回复:0
  • 发表于:2014/11/30 11:18:43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上世纪末的一个六月中旬,我接到《英语辅导报社》给我发来的一份开会通知书,信上大概内容是让我亲赴吉林通化市(英语辅导报社所在地)参加英语作者笔会,那将是一次全国英语学者的聚会,会期大概是6天,而且是免费的,报社将提供旅途费用,要求将自己的一寸免冠照片寄去几张。我很高兴,回家和妻子及女儿一说,他们都替我高兴,纷纷支持我去。我如期给报社寄出了自己的相片和个人简历,半月后报社来信通知我让我如期前往。
    811日早上5点半,我乘坐通往保定的长途公共汽车,约7点来到保定,在保定买了一张通往通化的火车票,票价不高,才70多元。到了北京西客站,按照要求要想到通化,得转乘通往通化的火车。我在车站一打听,必须到北京站签字改乘通往通化的火车才行。我一查,通往通化的火车下午五点才会有车,我就不慌不忙地找了一辆开往北京站的公交车,花了两元钱要了北京站。在北京站,进进出出的客人很多,真是人潮如涌一般。我费了好多劲才打听要签字处,又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签好字,一看表,才中午,要等五个小时呢,这时我才感觉到肚子有些饿,想要车站西侧的小饭馆弄些吃的,未经走到,就见小铺里出来一个中年妇女,浑身油气,见人就往里拉,我怕上当受骗,连忙后退。在路边随意买了两个面包和一个大瓶矿泉水,然后走进地铁站,找了一个安静的座位坐下休息。
    下午4点半左右,我拿着自己的车票,来到候车室,找到了自己要乘的车次。按照习惯,改成的签字票在车上都没有座,那将是十八个小时的站票啊!无奈我只好将就了。
    列车徐徐开动,沿着秦皇岛—沈阳—吉林一线向通化进发,一路上不断有上下车的旅客,所以时间不长我便有了自己的座位。我和周围的旅客一起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进入梦乡,醒来后火车还在运行,由于是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我的注意力和眼睛一直在观察着两侧的风景,什么皇姑屯车站、四平车站、沈阳站等等,关外的风景和家乡的确不一样,周围农村田野里,看不到遍地的电杆和机井小屋。到处是绿绿葱葱的田野、梯田、树木,可以见得东北的土地是多么肥沃、水分是多么充足。
    火车在某某车站停留了大概有半小时后好像是折身向东方开去,大约在12日的中午12点多,火车将我们送到通化。
    通化是一个山城,看上去很富有,她四面环山,整个城市被绿绿葱葱的大山包围着,有一条大河在旁边流过,水流很急。
    在车站,我们一下车,就看见一辆标有红色大字《英语辅导报社》的中巴,我们猜测这是来接我们的专车,在有关人员的迎接下,我们登上了这辆汽车,左转右绕,我们来到的安置我们的东山宾馆。这是一家星级宾馆,它位于一座小山上,它的旁边是我国东北抗联著名爱国将领杨靖宇烈士的陵园。
    迎接我们的中巴将车开到东山宾馆门前,我们下车后,按照指示牌上提供的信息,顺着人流来到办理各种手续的办公室,在那里听到熙熙攘攘的人们在说朝鲜,我们不知为何。过了一会儿,才见办事员给我们讲,说明天将安排我们到朝鲜进行工作考察。我们听后真是又高兴又吃惊!出国旅行,真是做梦也没料到!办完各种手续后,我和一个比我年龄大的被安置在一个客房里,他是石家庄正定人,在正定一中任教。他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教师,见过世面,他说一见通知就知道要出国旅行,只是不知地点在那里。因为,如果是一般的开会,不会用那么多的照片,肯定是办护照用。聊了一会,我们被领到一个大的餐厅去进餐,那是一次自助餐,提供的饭菜极为丰富。有许多异地的饭菜,我们都叫不上名称。饭后,我们走出那家旅馆,来到门口,有不少的与会代表在那里照相,我也禁不住在那里拍了两张。走到杨靖宇烈士的陵园门前,很想进去看看,但见天色已晚,又不熟悉环境,只好作罢。
    吃过晚饭,我们见到了《英语辅导报社》的几位编辑,其中负责高二班的叫张同冰,我们只是在报纸上见过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年龄都不大,大概在三十多岁,两个男的一个女的,个子都很高大,很有气质,谈吐非凡。
    由于路途的劳累,那天我们很早就睡觉了,睡觉前我们纷纷到一楼营业大厅用IC卡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家人自己的去向。有一位老学者,像是来自北京,没带IC卡,我就主动将自己的卡让他用,他用后非常感激,连连称谢,要给钱,我觉得帮助困境中的人是应该的,婉言谢绝。我还买了一盒胶卷备用。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813日早上7点半左右,我们见到了《英语辅导报社》的主编包天仁教授,这是一位年龄在五十左右的中年人,脑门发亮。我们在会议室听取了包天仁教授的报告,他对报社人员分别作了介绍,他说这次共约了85人来通化,目的是让大家交流,两个美国作家也讲了话。随后,有负责人宣读了工作安排,和旅游考察计划,注意事项,大约在九点整,会议闭幕,然后我们这些被邀请来的客人和全体报社人员进行了合影。
    大约在九点半左右,我们被分成两个大组,分乘两个大巴,向中朝边境集安进发。一路上,我看到了关外的风景,它是那样的美丽,山清水秀。它的路况极好,路边鲜花盛开,路旁山峦起伏,山上山下树木种类繁多,绿绿葱葱,层峦叠嶂,也不知绕了多少山,下了多少沟,弯弯曲曲,上上下下,使我们这些平原客又激动又害怕。向远望去,对面山坡上有一片片山坡被黑色的发光物遮挡,我们不知何物,做什么用的,便向同车的报社人员询问。和我们同车的报社人员就像讲解员一样向我们介绍说,那下面种植的人参。我们立刻明白了,吉林盛产人参,那里特有的气候环境和植被适合人参的生长条件。过去采蔘人不远万里来此地,就是为了发财。现在不用到处挖了,可以人工培养了。他们还说,前几年人参的价格还很好,可这几年培养和种植的人很多,参农为了增产,滥用农药和化肥,结果质量下来了,不值钱了。几年前有几个日本客商来吉林考察,他们同中国的一些官员谈话,问及人参的产量,有位官员不知是缺心眼还是想向外商炫耀地说,常量提高很快,正在大力发展。殊不知这几位日本人听后,原本要签订的合同全部取消,不要了。人们才知道是那位官员给说坏了。让人看出破绽。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参这种植物生长缓慢,得好多年,而且野山参更难寻。产量高了,说明是人工培养的。不能出口了,价格自然被拉下来了。
    汽车继续向南行驶,突然乌云翻滚,下起了大雨,但当汽车绕过山梁,转眼间却发现那里阳光灿烂,一点雨也没有,这就是山里特有的气候。后来才知,那座山有两千多米高。
  在从通化到集安的途中,报社的人员指着车窗外远山中一片古墓群说,那是古代高丽陵园。解放后朝鲜金日成政府一直对此事和我国进行交涉,要我国将那片土地“还”给他们。但那已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了,何况更多年前,他们都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呢,不可能!我国政府没有答应。 
    两辆大巴车拉着我们一行人用了两个小时候后才来到集安,那里是一个县级市小城,很繁华,在一家饭店吃过午饭后,我们被送到火车站。站在车站,举目就能看到对面的友好邻邦——朝鲜。一边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边是乌山秃顶,植被弱黄;一边是茂密树木成林,绿绿葱葱,一边是稀离蜡黄的玉米,相比之下可见国度的不同,经济状况也就不同。在车站大约半小时后,由中方的几个官员向我们宣讲了到外国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教育,检查了我们的行李,我们便上了所谓的“中转国际列车”。
    在窗外,我们发现一位朝鲜妇女打扮的人和一个中年男子在往车上抬一麻袋大米,我想这可能是在走私,因为朝鲜一直是粮食短缺,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也是出于无奈。
    列车徐徐开动了,在中方绕过几个小山后到达一座铁架桥,桥下有水,但水面不宽,大概有七八十米宽,国界在和中间。桥边不远还有一座钢架废桥,有一半折断在江水里,一半露出水面,上面锈迹斑斑,残缺不全。看到此,人们立刻想到那就是著名的鸭绿江大桥,四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纪念,硝烟虽已散去,遗物依存,它站在那里哼哼着,似乎在警示后人别忘了那段往事,别忘了那段残酷的战争历史,别忘了美帝国主义的存在!
    一踏上异国的土地,立刻就有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文化,经济,社会伦理方面的不同和差异一下子表现出来。
    首先在时间上就有不同,由于朝鲜的平壤和北京没在一个时区,故朝鲜的钟表要比北京时间快一个小时,我们不得不将时间由原来的两点多变成三点多钟。
    列车慢慢过桥,进入朝鲜境内,钻了几个山洞来到了一个小站,叫满浦站。在那里,列车停了下来,有人让我们下了车,在让我们换成他们的“国际列车”之前,要逐个进行检查。一个高个朝鲜边防军官走到我们身边,他让我们都带着自己的包裹,站好队,让他们检查。所有的包裹都要打开,所有的物件都要查看,就差相机没打开了。
    我们重新上了火车,一进车厢,看看这辆列车,这真是辆破车,我们才感觉到什么是落后。我们这代人对这种环境太熟悉了,这完全是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穷样子。虽是卧铺,但里面太简陋了,在车厢间的衔接处,没有任何保护装置,没有护栏,人们穿越车厢得双手扶着车门,一脚踏住中间的挂钩,然后让一只手伸出抓住对面车厢的门,再迈过去。男同志在运动的列车上经过时还得小心谨慎,生怕掉到下面被碾死,胆小的女同事经过时的心情就不用描述了,可想而知!他们说这就是朝方来接我们的所谓“国际列车”。
    那是一个卧铺车厢,每个隔间有两个铺,没有上铺,靠窗一个茶几,两个水杯,简朴的很。每张床上都有一个绿色军毯,一个枕头。地上和灰白的墙上什么也没有,虽显陈旧,倒也整洁。每节车厢都有一个朝鲜姑娘作乘务员,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懂汉语。说起话来好像是日本人。好在我们同车的旅客中有一位朝鲜族老师,她就主动给我们做翻译。几个老师围着那位朝鲜姑娘向她学朝鲜语,我在旁听了半天也没记几句。比如说见了朝鲜姑娘要说你好,你真漂亮。朝鲜语(音):“啊噶西,乙包又”。朝鲜族老师说这句问候语不要重复,你要重复,朝鲜姑娘还以为你要娶她为妻,她会赖着你,不让你走。由于战争原因,朝鲜男女比例失调,缺乏男子,所以战后一度实施一夫多妻制,重男轻女。现在有所好转,但女性比例仍很大,这个国家还在鼓励生育,如有四个孩子,那就被誉为模范母亲。
    去过朝鲜或居住朝鲜的外国人均知,朝鲜人享有四大福利:一是免费教育。朝鲜实行全民11年制义务教育。朝鲜的学制与中国不同,其中学前教育1年,小学4年,中学6年,总共11年。在这11年中,所需的学杂费、文具费由国家负担。国家每隔两年给小学生免费发放一套校服。中学生的校服,家庭交纳20%的费用,其余80%由国家负担。 高中毕业之后,要进行高考,择优录取,大约有50%的高中生可以升入大学学习。在大学,国家给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大学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所以朝鲜人说,在朝鲜没有失业,没有下岗,全民就业,每个人都有活干。二是免费医疗。 从1953年起,朝鲜实行免费医疗。朝鲜人说,他们看病不花钱,所以不知道手术费是多少钱,药费是多少钱,因为这些都是免费的。他们住院、镶牙全免费,甚至连住院伙食补助和往返路费都可以向单位报销。免费医疗的直接结果是延长了朝鲜人的寿命,朝鲜目前的平均寿命是男73岁,女77岁。三是免费分配住房。这也类似中国在改革前实行“福利分房”制度。 朝鲜不允许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单位提供,分5个级别。1级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2级住房是一般干部住房,3级住房是科、处级干部住房,4级住房是局长级干部、大学教授住房,特级住房是副部长以上高级官员住房。城市居民只要结婚,都可以分到一套8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的住房。农村的房屋也由国家统一修建。他们分配到的房子不是毛坯房,而是由国家统一装修好的全装修房,甚至连家庭用具也有。朝鲜不收房费,连电、水、煤气、冬天的暖气,都是统一供应。一般一户人家每月的水电暖气费加在一起也就是两朝元,不过是象征性的收费而已。干部调动工作时,把原住房交还给国家,到新的工作地点领取国家分配的新的住房。 四是实行养老退休制度。 朝鲜所有的成年人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女55岁、男60岁退休,退休后领取退休金。退休金按每个人贡献和工龄确定,优秀劳动者的退休金达原来工资的100%,低的也达到40%以上。(以上摘自网络信息)     但即便如此,从周围建筑环境、行人装扮及往来的车辆可看出,他们还是中国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极其贫穷。在处处以政治挂帅,先军政治的思想前提下,人们的思想已经被洗脑,他们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但由于连年的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国力贫穷,粮食急缺,再加上金正日搞先军政治,外界的先进生产工具和设备不能被引进,生产力发展缓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
    我们乘坐的朝鲜所谓的国际列车就向一匹老掉牙的马,拉着我们慢慢地行驶着,它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后来打听才知,朝方境内的火车线是单轨,两辆火车相向时,只能一个走,一个停在车站让路。它的路况极差,山洞很多,路轨不平,下面的枕木残缺不全,路轨缺乏保养,列车在上面行驶颠簸得很。据说就这样还是在毛泽东时代,我们中国人帮助他们修的。在一个小站,我们竟停了大约一个小时之多。车外很黑,又不能向外张望,且封锁的又很严,不让我们下车,;我们车厢里灯光昏暗,人们烦透了。
    我们在朝鲜时间下午两点(北京时间下午一点)多上的那辆破旧的国际列车,在深夜十点才让我们去列车餐厅进晚餐。吃饭没那么容易,你得穿过几节车厢,灯光昏暗,车厢接口处没有护栏,没有封闭罩,只有连接两节车厢的挂钩,用一个大钉穿插着,黑洞洞挺吓人的。我们只好手拉手,在列车员用手电照明下才蹦跳过去来到餐厅车厢。这是我们到朝鲜后的第一顿饭,餐车上,六个人一组,和我们中国相同的是,他们也用筷子吃饭,不同的是,他们的筷子是金属做的,很细。共有四个小菜,两凉两热;一小碗米粥和一盘馒头,量很少;但我们都是教师,还勉强能吃个差不多。对那些大肚汉来讲就差多了,我们也不客气,也不浪费,吃的干干净净。其实,我们动身之前,报社曾为我们每人分发了四盒饼干和几根火腿肠,以备挨饿。
    那天晚上大约两点多我们才到达一个大站,下了火车,我们立刻就被三个大巴车接到著名的旅游景点——妙香山国际宾馆。由于是深夜,我们被安排在这家宾馆的4楼房间入住,那时已是8月十四日凌晨3点左右。
    妙香山旅馆坐落在一个小山坳之间,那里风景如画,四面被青山绿水环绕。这是一个约十几层的锥形建筑,很漂亮。走出旅馆,就见前面不足百米处有一条的小河,河上有座桥,桥下流水清清,清澈见底,与在水中游荡,能见溅出的水花,两侧河岸只见绿草野花,不见污物垃圾,连一个小纸片和塑料布也见不到,极其自然。这真是一处难得的景致,我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不禁拿出相机拍了一张。 
    妙香山是朝鲜著名景点之一,那里有很多景点供游人观赏,其中妙香寺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上午九点左右,我们来到妙香寺,这是一处不大的寺院,里面人不多。没进寺院,就见寺院门匾上有几个斗大的汉字“妙香寺”,笔法刚劲有力,气势不凡。门洞很高,往里望去,就见里面石亭楼阁,清雅别致。踏进寺院,我们完全被里面的布局和陈设所吸引,那里的布局和中国的寺院完全相同,里面供的神佛也是中国人供奉的。导游说,这表明朝鲜曾是中国的附属国。
  妙香山位于朝鲜中西部,东西、南北长度各为28公里,方圆128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妙香山的第一高峰毗卢峰高1909米。妙香山素称沸流山、太白山,因山势奇妙,漫山馨香,景致佳绝,自11世纪以来被称为妙香山。 
  据当地人宣传材料讲,妙香山生长着1170多种植物、33种兽类、133种鸟类和20多种鱼类。年平均气温为8.3℃,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0.5℃,8月份平均气温为23.7℃,年平均降水量为1308毫米。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暖花开,夏绿盎然,秋色斑斓,冬雪茫茫,尤以秋天红叶满山最为壮观。妙香山有多条登山路径,其中最短的路径是上元洞线,登山线路全长55公里。妙香山的上元洞、万瀑洞、毗卢峰风景美妙,目前被选为登山项目。登山道路设有既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又便于登山的安全设施和休息处。妙香山还包括世界地下名胜龙门大窟,山中苍松翠柏密布,溪流瀑布众多,还有亭台楼寺庵散落其间。早年已探明妙香山有一金矿,为了保护青山绿水而放弃开采,四季四景的妙香山比金子漂亮得多。游览妙香山,会令您叹为观止,流涟忘返!我们的考察计划没有登山项目,所以近在眼前,只能望山兴叹,不能身临其境,实为遗憾!
    普贤寺建于公元1042年(高丽时期),由24殿阁(243间)组成,为朝鲜名刹和文化瑰宝。初期,此寺是华严宗的一座寺院。后改为曹溪宗(禅宗)的一处福地,几经兴衰。朝鲜解放战争时期,普贤寺的中心建筑大雄殿等14幢建筑和7400多件文物,因遭美国空军轰炸而焚毁。战后,政府采取措施,修复了被炸毁的高丽时期建筑,主建筑大雄殿、万岁楼等都已复原。大雄殿里供奉着毗卢扎那佛、释迦佛和阿弥陀佛,也供奉着文殊、普贤菩萨。大殿上的文字都是中国汉字。
    离开普贤寺,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林木掩映下,两幢高大的建筑物镶嵌在妙香山麓,它就是世界著名、有“聚宝盆”之誉的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里面汇集了世界各国领导人及国际友人馈赠给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和现任领导人金正日父子的珍贵礼品,竟多达数十万件,都被珍藏在展览馆中的200多间房子内。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由金日成国际友谊馆(本馆)和金正日国际友谊馆(别馆)组成,均为多层大型朝式建筑,屋顶是绿色的瓦,建筑远看似木结构,其实为混凝土。朝鲜参观者有男有女,妇女大多穿着漂亮的朝鲜族裙子。
   在金日成国际友谊馆,有重达数吨的混凝土电动大门,大门两侧有两位军人守卫着。步入馆内,必须换上鞋套、存好包裹和相机,馆内不允许拍摄。在一位女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去参观。
    我发现,和我们一起准备参观的还有许多朝鲜小学生,他们个个身穿蓝色裤子,白色上衣,和我们中国小学生一样脖子了围着红领巾,所不同的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面色都是那么黑瘦,可能是由于他们的食物缺乏所致。但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站着整齐的队伍,等待着统一的安排。
   我们首先进入友谊馆正面一个大厅,有一尊洁白的金日成坐像,坐像两边各有一只一人高的瓷花瓶,是中国赠送的。馆内展览厅众多,如迷宫一般,尽管展室属地下建筑,但里面的灯光照的像外面一样明亮,使整个大厅显得整洁而富丽堂皇,室内常年恒温控制在20℃。当然,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则是那些摆满一个个展览厅、由各国领导人赠送的奇珍异宝。这些宝贝都被安放在以玻璃罩或玻璃墙内,玻璃被擦得干净极了,不留神,还会碰着你的头呢。从材质上看,既有金、银等贵金属,又有象牙、犀牛角等动物骨骼;从年代上分,有古老的文物类赠品,也有精美的现代工艺品。
   参观完几个综合性的展览厅后,讲解员问我们,接下来想看哪个国家的展览厅?我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中国!于是,我们被带到了两个中国展览厅。哇,展览厅中,地上放的、桌上摆的、墙上挂的,中国赠送的各种礼品多得让人目不暇接,既有以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名义赠送的,也有一些是地方和企业赠送的,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久。其中,有唐三彩、景德镇瓷器,有黄永玉的画、郭沫若和启功的书法等等。我们在展览馆里发现,给金日成的中国展品很多,给金正日的极有限。我们猜测,自从金日成死后,中朝两国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他们一直认为我们国家变修了,成了修正主义国家。他们自封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特别注意到邓小平时期的礼品几乎没有,可见那是一段什么时期!怪不得在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最后关键时刻,他们投了反对票,真是忘恩负义,不可理喻!
    我们也被带到一些国际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给金日成赠送的礼物,比如南斯拉夫的金桌椅,匈牙利的雄狮头,前苏联斯大林送到的火车头等,真是一个奇珍异宝库!

结束参观后,我们取回所存的相机,上了一个叫“观景台”的地方去休息、拍照或在购物点买纪念品。朝鲜的物价并不高,营业员也懂汉语,他们见我们是中国人,很热情,但依据规定,我们外国人要想买他们的物品,必须是标价的四倍!真会宰人!见到大家不管这些,我也就认真的挑选起自己喜欢而由于纪念意义的东西来。首先我看到一只黄色的小木雕熊,雕的栩栩如生,我没犹豫,花了30元就买了它!在首饰柜台旁,我看着那一件件精美的首饰,又担心自己不懂眼,但又一想,朝鲜人还没学会弄虚作假吧,我就给女儿买了一个银戒指,24k的,也花了30元;一副黄铜筷子,7元;几枚朝鲜纪念章,每个一元。我想买一个金日成的像章,但他们说不卖给外国人!
    出了国际友谊馆,我们立刻乘车前往平壤。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上,有两位朝鲜导游,女的会说汉语,男的只会讲英语。那位女的很活泼,一路上为她们国家做了很多宣传。比如她说:她们国家实行四大免费政策,如果女同志到他们国家可以多生育,还能获得国家的奖励,逗得我们很多人都笑了;她还让我们唱歌,猜谜语。我被她选中第一个唱的歌,我就领着唱起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可惜我没能唱下来,因为我只会唱前几句。后来我又带头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像大松树冬夏常青……”。这首歌一下子使气氛活跃起来,人们纷纷献才露艺,消除了一路上的疲劳。

沿途我们看到许多朝鲜民众在农田干活,他们的生产方式及其落后,还是五、六十年代中国的耕牛马拉方式,田野里,一些农民们正在水田里插秧;公路旁边,一些人看样子再修一座小桥,只见有十几个妇女正在用手和木板做水泥砖。马路上,到处是步行的路人,他们头顶着筐或包裹,手拿着工具正在不同的方向行走。主要公路的路口上都有哨卡和士兵站岗;身穿军装,肩扛武器的青年男女不断穿梭在行人当中,他们是那样来往匆匆,据说他们是全民皆兵,人人能拿枪,能打仗,能吃苦。一路上除了我们的游车以外,几乎见不到农用车和汽车,自行车也很少见,由此可知朝鲜人的生活水平非常一般。
    去平壤沿途风光秀丽,风景如画
    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一行人到达人们向往的平壤市区。
    平壤是朝鲜首都、直辖市和第一大城市。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跨大同江两岸,新义州东南284公里、元山以西226公里和南浦东北54公里交汇处,西距河口约100千米。包括 13 个区和 3个郡,面积约2000 平方千米 。人口约 200 万 。位于平壤平原北端,地势北高南低。大同江流经市区,最大宽度720米 。市区呈南北方向延伸,冬寒夏暖,年平均气温9.4℃,1月平均气温-8.1℃,8月平均气温24.4℃,年较差大 。年降水量925毫米,60%以上集中在7~8月。根据1993年统计,平壤现时有人口2,741,260人;但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韩语版,该市在1991年已经有人口3,334,000人。 平壤市面积900平方公里,人口160万,现有行政区18个,市区建筑面积占20%,其余80%为公园等绿化用地,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内处处是苍松翠柏、花坛草坪,加上山清水秀的天然景致,使平壤成为一座花园城市。平壤还有“柳京”之称,其意是“柳树遍布的京城”,因为城内生长着很多柳树,流经市区的大同江以及普通江两岸柳树成行,随风摇曳,招人喜爱。

平壤市给来访者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城市绿化和城市空气净化工作。漫步市区,不论是公园里、街道旁、马路边、还是机关、学校、工厂、居民住宅区,都是广种树木,遍植花草,十字街中心设有圆型百花坛。在平壤城区1600多公顷的土地上,绿化面积达500多公顷,对于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平均每人占有绿化面积已达到相当水平。为了防止城市污染,重工业工厂一律远离市区。城区的烟囱上都安有消烟除尘器。每天排出的几十万吨废水,净化处理后改作他用。各种车辆进入市区前要冲洗干净,市内行车不得轻易按喇叭。市区街道路面清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特色柳景   自古以来,平壤以柳树特有的景致而闻名。万紫千红满目葱翠的牡丹峰下,大同江蜿蜒而流,碧波荡漾的大同江水和摇曳生姿的岸边垂柳无不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引人入胜的感觉。

我们乘大巴来到平壤市区,街道很宽阔,路面和我们县城差不多,只是很干净。路上有很多行人,有工人,学生,妇女和儿童,大都是头顶行李在徒步行走;也见到一些军人和民兵跨抢走过;街上车辆极少,大都是公交车。马路两侧的电杆和路灯很旧,高大的建筑多是用白色水泥刷白。没有华丽的广告招牌和装饰,从建筑物外面看,除了一些用朝鲜字写得名标语口号外,看不出那些是商店,那些是政府部门,只是能看懂金日成的画像和金正日的画像。经过的许多十字路口,没有交通灯,只有一个约一米高左右的圆台,上面站着一个女交警在从容指挥着为数不多的车辆和行人;每个路口都有几个军人持枪把守。朝鲜人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每人都佩戴他们领袖的纪念章,为此来表达对领袖的忠诚和崇敬,这和我国在六七是年代的人们一样。

下车后,导游首先安排我们到一家商店去买东西,时间限制15分钟,当我们走进平壤市的某个像样商场时,里面和我们县城的一些小铺大小差不多,货架上货物极少,我想买两节电池都买不上。实在没意思,我们就纷纷走出,坐在大巴上等他们开车。
  那天我们首先来到金日成故居,它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像个公园,几间茅草屋,一个养牲畜用的小房、水井。他们说金正日小时就在那里长大,这里风景很美。朝鲜人民对已故领袖金日成主席的敬仰之情无处不在。每一位朝鲜人民的胸前都佩带金日成主席的像章或有朝鲜旗帜的纪念章;有的刻有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永生牌,这在朝鲜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巨大的汉白玉金日成雕像矗立在一些政府机关门前,成为政府所在地的标志,几乎在朝鲜的主要建筑上都绘有金日成主席的图像。除了这些,有关金日成主席的事迹地和纪念牌等遍布平壤,并构成平壤十分重要的参观和瞻仰的景点。 
    万景台是金日成主席的故乡,被称为朝鲜革命的摇篮,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一置身万景台金日成故居那巨型花园似的内部环境中,顿时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只见这个朝鲜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地里面古柏参天,绿化地非常好,在没有围墙的庭院内,种植了可以在各个季节都开放的花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不愧是国家级的革命事迹地。里面显得一片空旷,幽静肃穆,透着一种神秘的静谧。
 
     这里是远眺平壤市区的最佳场所。从万景台远远望去,大同江像玉带一样环绕着平壤城,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在我们参观的一刻,正值夕阳西沉,整个平壤仿佛笼罩在万道霞光中,充满了静谧和安祥。
 
     金日成的故居至今仍保持着当年的样子:两间草房、一个草楼、一间牛舍和一间仓库。故居面积很小,房舍呈品字形排列,掩映在绿树丛中。我们从左边走近一看,只见用草梗做成的篱笆围栏中,对称性地坐落着两间三开门的土房,圆顶草房房顶用芦苇般的草梗扎成,整体呈现灰色,而所有支撑的大圆木则呈黑色,门被漆成了白色,至于全部的墙壁则呈现自然的泥黄色。一眼看去,只觉简明、干净,色泽搭配比较自然,十分地温馨悦目。这两间主要房舍顶头的中间地带,还有着一间全部用草梗包裹而成的小草楼,虽小巧,但整洁舒适。左边的房舍前有一道石头砌成的、大约一米来宽的房基,但不允许跨上的,我们只能隔着房基远远地遥看房屋内的阵列。左边房内摆放着一些犁、锹、铧等农用器具。
 
      这是典型的朝鲜古代民居建筑,从它低矮的房间高度可以看出过去朝鲜人个子都不太高,从这矮小的房屋内却诞生了朝鲜半岛上的巨人。当年从草房里走出的普通农民的儿子,如今被朝鲜人民尊为领袖和父亲的人,已经化作平壤广场上的雄伟铜像,目光高瞻远瞩,右手指向蓝天,向人们明确昭示他至今还在指引朝鲜的航程。
 
      参观完左边的房舍后,我们又来到了右边的房舍。房里摆设的东西不多,醒目的是墙上挂着一长排大幅照片,金日成的相片居中,其父母、叔伯兄弟的画像和照片分列两边。
 
       离开花圃往前20多米,林荫下有一口水井,据说这是金日成的家人打的,井台古朴干净,挂着神井牌子。井绳系着一个小水桶,旁边的架子上为游人准备好了水杯。无限敬仰金日成主席的朝鲜人民把万景台誉为太阳的圣地。那么,圣地的井自然是圣井,而圣井里的水,自然是就是圣水了。所以,凡来此朝圣的朝鲜人,还是来此一游的中国人,都争相舀水一尝,希望沾着福气贵气、并获得圣父圣灵的保佑。可是,他们都忘记了,这里以前可是一片大户家的坟地,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远远看了一眼,就匆忙而去。
 
      我们今天的旅行,从从游览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到参观金日成主席故居,相信金日成主席从出生到去世前的所有重要事件都将深深印在我们每一位游客的脑海中,这实际就是一个红色之旅,是一次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之旅。
  从万景台出来,我们被邀请参观了朝鲜杂剧团的演出,一走进大厅,人们睁大眼睛四周观看,没有票房,没人站队买票。人们说朝鲜一切公益设施都是免费的。宽大的大厅内人很多,有大人,小孩、妇女和儿童,没有保安和服务员,但进入大厅后却发现这里秩序井然,没有任何吵闹,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显得是那样庄重、有素有序!在开演前的十几分钟里,人们在耐心的等待。
  突然灯一亮,彩灯下,一位身穿华丽民族服装的朝鲜姑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她漂亮极了,显得是那样文雅庄重,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不愿人们曾讲,朝鲜妇女是亚洲最美的!只见这位女子讲了几句朝鲜话,然后和日本人一样向观众深深弯腰,鞠躬施礼退幕。随后大厅通亮,人们抬头一看,空中挂着几个人,飞人,什么时候上去的,不知道!
  节目有好几个,如飞人、小丑、黑狗熊舞盘子、打羽毛球、踩滚筒、小丑争气球等,节目最后用满天的飞人结束。演出中人群中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但没有杂音。节目中特别是表演“飞人”节目让人难忘,演员是那么顽强。只见一个小伙在半空拉着绳子飘荡,当荡到一定的高度时,只见他,剖开绳子,一跃飞起去抓对面荡来的绳索,但由于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力量,没抓住,一下子从空中跌落,重重地摔在下面的安全网上,人们禁不住惊叹一声,心里想完了,肯定会摔伤,但见他一个骨碌站起来,又爬了上去,又失败了,从空中坠落;再来,又失败了,又从空中坠落,再爬上去,又再来,直至最后成功了!人们的掌声此起彼伏,不禁为这种不屈不饶的精神所感动,这就是高丽民族那伟大的、令人可敬的不屈不饶精神!
  看完表演,这时已近黄昏,我们被安排住宿之前,先让我们去了平壤的一个豪华饭店,朝鲜要招待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我们想,可能是让我们大吃一顿他们这里的山珍海味了!我们每十人被安排在一张桌前,共安排了十几桌,饭还没摆好,就听到一阵骚乱,但这骚乱很快就平静下来。后来打听到,是一位当地小男孩见到桌子上有吃的,跑上来抓了一把就跑了。不用说,是孩子饿了才这么做的,这种事情在目前的中国已没有了。可在当今的朝鲜,领导人执行的是先军政治,哪管人民的生活!陈旧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管理模式,教条的政治思想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不知朝鲜的广大民众看到我们这只有一江之水相隔的中国人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又会有什么感想,他们还骂我们变成了修正主义吗?
  饭菜上齐,我们认真一看,这就是款待我们的著名朝鲜名菜“朝鲜丝面”,味道和我们常吃的细粉丝一样;再看看他们的另一道菜,豆腐炒豆芽,人们的确没在异国吃过这两道菜,也为之感动,不再言语,不再犹豫,吃吧!其实人们转了一天,早饿了,吃地一点没剩!有的连汤根都喝了个干干净净!导游解释说,“我们朝鲜人每年才让吃两次豆腐,这是款待你们呢”。我们是高客,真是受到高待了!他们还以为我们在家不能随意吃豆腐,真让我们哭笑不得!
  吃完晚饭,我们乘车来到羊角岛国际宾馆,那时专门为接待外国游客而建造的。这是一座50层高的建筑,位于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是流经平壤市的大同江水冲积形成的弹丸小岛,它四面环水,有一座桥通往岸边。这里风景如画,江水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红色,这种红陪伴着这座大楼的倒影,显得更加美丽诱人。我们被安置在这座建筑的十八楼的一些客房,刚住下,就有报社的人员通知我们不要乱讲话,里面装有窃听器,吓得我们说话都不敢大声。正定的张老师约我出去玩,他说咱们到楼顶上去,我怀疑是否随便上,他说应该没问题。于是我们两人乘坐电梯直奔48层,真快,电梯带着我们只十几秒钟就到了楼顶,站在窗前举目远望,好一幅自然风景画!虽已是黄昏,但那美景真是难以形容!从高往下望,那江水,就像一条彩带,闪着光芒,缠绕着这座美丽的旅馆大楼和通往小岛的桥;这个小岛就像一条大鱼在江中逆游,岛上的建筑就像鱼身上的鳞片,在水中闪烁。往远处看,虽没有霓虹灯的装饰,但万家灯火也把平壤城点缀的翡翠斑斓,和漫天的星光连在一起,真是天地合一,风景宜人!
  旅馆里陈设和我们在国内居住的星级宾馆相比还不错,很宽敞,据说是一家中国建筑公司修建的,有中央空调。电视能用,只是里面就两个频道,且都是朝鲜语,没什么内容,我们就干脆不看了,关了电视。
  8月14日早晨,我们很早起床,收拾好自己的行装,站在一楼等待着大巴来接我们,旁边有一个小游泳池,四壁镶有雪白的瓷砖,满满一池清水,显得是那么蓝,我和正定来的张老师禁不住站在旁边,用相机帮助留下了这美好的记忆!
  从平壤羊角岛国际宾馆出来,我们驱车途经朝鲜沿海城市南浦来到著名的西海水闸大堤时,大家无不为眼前这宏伟壮观的工程而惊叹!抬头远望,但见一道拦海的大长坝从脚下一直伸向烟波浩渺的大海,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同江的入海口!堤坝外面茫茫西海碧绿的波涛涌到水闸上,溅起珍珠般的水珠,成群的海鸥鸣叫着飞翔在天空。 
  我们登上水闸一侧的一个小山包,上面有一个人工建筑,水闸的电化展室就设在那里,我们被召集到一起,观看了一段录像,介绍了这项伟大工程的建造。
  西海水闸修建在平壤市西南55公里处的大同江注入朝鲜西海的河、海汇流处。南岸为黄海南道殷粟郡,北岸是南浦市岭南里。西海水闸的建筑工程是世界水闸建设史上一项巨大的大自然改造工程。它既不是修建在陆地上,也不是建在深山峡谷之中,而是围堵几十米深的大海修建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难度大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均是挖掘陆地贯通海水的工程。按理这比在大海中进行的工程要容易得多。但苏伊士运河工程用了11年的时间,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闸式的巴拿马运河是1904年动工,1914年竣工的。相比之下,横拦惊涛骇浪的西海水闸工程,于1981年5月动工,1986年6月竣工,前后仅用了5年时间。况且,在实施这一庞大的工程中要克服潮水的冲击、严寒酷热和暴雨海风等众多困难,5年的时间的确是个惊人的速度。 
  据介绍:西海水闸大坝全长8公里,坝顶宽约20米,上面修建了铁路、公路和人行道。总工程共采运1500万土方,1600万石方,削平了10座山头。耗费水泥110万吨,钢材28万吨,木材14万立方,有色金属500吨。大坝的南端有3个船闸和36个泄水闸,有3条鱼类通道,鱼儿可以自由来往于大海与河水之间。船闸上有旋转桥,客货轮通过船闸时,旋转桥就由遥控装置自动控制“开桥”,可分别通过2000吨,2万吨和5万吨级的客货轮。为此,朝鲜政府共投资40多亿美元。 
  西海水闸的建成根除了海水顺大同江倒灌,对大同江下游两岸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构成的危害。西海水闸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作为人造奇观,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1991年中国领导人李鹏参观西海水闸时,欣然题词:“西海水闸是一项伟大而宏大的工程,它造福于朝鲜人民” 。
  参观完水闸,我们又被送往平壤,随后我们参观了凯旋门,这是一个崇洋建筑,和法国的凯旋门相仿,是金日成不惜牺牲朝鲜人民的血汗而修建的。
  在经过凯旋门后,导游领我们参观了“中朝友谊纪念塔”,就是在这里, 我很不舒服,其一是站在这个不大的小山上往四周看,远方高大的建筑已使我们这座纪念碑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凄凉和沧桑;其二是里面的树木花卉也是那样缺乏管理,显得凌乱;其三,在卖花的姑娘前边,用汉语写着一个牌子,每枝10元,旁边摆着许多被放置的杂乱无章的干花枝。这哪是什么花,这只是一些干枯的、没有花叶的模样的柴禾枝,不知已经用了多少遍!真是又可笑又可怜又可气,他们真会在这里发财;我已无心再向四周看了,便和几个老师一起进入塔内,从陈列的阵亡烈士名单簿上(一个发黄的白皮本),寻找着毛岸英的名字。在极其复杂和急切心情的驱使下,我们没有找到那位烈士的名讳,显得很失望。下面我引用曾游览过朝鲜“友谊塔“的另一位网民的描述,来反映一下我们大家对此地游览的感慨:
  “塔的左边是旁边高耸入云的朝鲜国家电视发射塔右边是雄伟壮观的凯旋门,临近还有170米高主体思想塔,与这些建筑相比,中朝友谊纪念塔显得太矮小了,只能算个丑小鸭。塔前两条大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个个或行色匆匆,旁若无人,谁也顾不上往这熟视无睹的建筑上有意无意地哪怕看上一眼,我们的塔在这个小山包上就这么孤零零地矗立着,没有士兵守卫,没有松柏掩映,更谈不上如林的花圈。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朝鲜妇女挂着工作牌在卖花,20元一束,我买了一束,等着献花,我也注意到,同胞们很少有买花的,稀稀拉拉四、五束。烈士塔旁边每天数以千计的中国人潮水般地涌来,又潮水般地退去,整个烈士塔的塔基上只留下了区区一、二十束鲜花。导游在不远处介绍着: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塔身由1025块花岗岩和大理石组成,以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 
  步入友谊塔下的内部展室,中间放着一本翻阅得已经有点肮脏的花名册, 红色塑料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上面记载着牺牲于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团以上300名军官的名字。翻开第一页,为首的名字叫李湘,职务是军长,籍贯江西永新。下面是两位副军长和师长的名字。
  小金在后面不断催促着,领头向展室外面走去,然后就要求几个先到的人献花。怎么这么急?我冲着小金喊:“人还在展室里没出来,人没到齐,怎么献花?我怎么没看你在别处这么着急?”小金不理我,把脸扭到一旁。
  我简直气疯了,这帮高丽棒子,简直不可理喻!我们死了这么多人,你们就修了这么个寒酸的纪念塔不说,烈士的姓名就那么随随便便地写在一个小学生笔记本似的花名册上,为什么不能像你们歌颂自己的伟大领袖或纪念自己的烈士那样把他们的话或名字镌刻在大理石上? 我们几乎上百万的人命难道还换不来这个吗?
  终于,只有七八个人的队列向纪念塔行礼、献花,整个参观过程就这么完了,前后也就几分钟时间,队伍又急匆匆地上车,赶赴下一个旅游点。车上所有的中国人,没有对此表示任何异议,我呢,也就闭嘴了。默默地看着车窗外,内心好一阵凄凉。
  我知道,开城还有个解放战争纪念馆,据说志愿军的烈士陵园也在那里的松岳山麓,那里有24个合葬墓,长眠着1.5万多名志愿军烈士,也没让我们看。我向导游提出这个问题,答复是:“计划中没有这样的安排。有问题你可以找我们政府?”找你们那个政府?天啊!
  朝鲜战争,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始终是个谜。官方数字大概是38万左右。
  美军至今都在寻找朝鲜战争中牺牲军人的遗骸,为此不惜投入大量金钱人力。战争中每一名失踪火阵亡将士的姓名都铭刻在华盛顿的纪念碑上。关爱士兵的生命和价值,是一支文明之师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但中国数十万志愿军兄弟的尸骨至今葬在异国他乡,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至于烈士的抚恤及其微薄,战俘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志愿军老战士沦为乞丐的事情却是有所闻。有谁还对他们感兴趣?有谁还在纪念他们,每年为他们扫墓?
  要知道,他们生前可都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啊!
  整个参观过程,我也为同胞们的冷淡和麻木不仁而生气,人们好像参观一个跟自己不相干的建筑,对朝方导游的无理许多人连看都没看出来。这也难怪小金眉宇间时不时地透露出对眼前几十个中国人的不耐烦的神情来了。
  坐上旅行大吧,我黯然神伤地回望着这座数十万中国人生命凝成的纪念碑,心里说,弟兄们,再见了,我还会再来看你们的。下次,我自己来,陪你们呆得久一些。我会给你们捎来家乡的特产,让你们尝尝,还有现在流行的香烟。几十年了,你们都忘了家乡烟的的味道了吧?
  别人忘得了你们,我们忘不了。”
  这位网友的感慨不是每个中国人所能发出的,它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当代一些人的观点,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见解,反映出他们对访问朝鲜之所闻所见,特别是目前朝鲜人对中国的态度、对当年志愿军的淡漠,对历史的践踏!他的观点虽不够积极上进。但有些是值得思考和研究。
  那天上午,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参观了金日成广场,广场是首都的中央广场,1954年8月竣工,面积75000平方米,地面是花岗岩铺地。这里是朝鲜举行重要政治文化活动、庆祝大会、公众集会、阅兵式的场所。金日成广场的南北分别是主题思想塔和人民大学习堂。
 金日成广场,是平壤市中心万寿台山岗上一个大广场,是举办庆典和纪念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建于1972年4月金日成60寿辰之际。广场上以巨大的金日成铜像为中心,两侧是红旗下的群像雕塑,后面是朝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墙壁上是白头山的大幅镶嵌壁画。据说,每逢纪念日时到万寿台来集体献花的群众队伍络绎不绝。我们按照导游的安排,在朝鲜金日成广场做了短暂地休息,就是随便看看。广场不大,旁边是大同江,江面大概有二百米,江水很清,水流的也很急,远远望去,有几座桥横七竖八的从上面跨过。沿着广场旁边的台阶行走,穿过草坪,和几个同事坐在水泥台阶上稍息。天气很热,这里树木不多,想找一个有树乘凉的地方也困难,没有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只好忍着干咳,强咽着自己的唾液。
  平壤地铁,始建于196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苏联东欧各国的支援下,平壤仿照北京及莫斯科建成了世界最深的地铁系统,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某些山区路段更深入150米,因此除了交通运输外,地铁系统还有防空洞的功能,是特别为可能发生的战争所考虑设计的。 
    平壤地铁于1968年动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千里马线通车;第二条革新线在1975年的朝鲜国庆节通车。现时系统约长24公里,分成千里马及革新等两条支线,合共17个车站,然而其中革新在线的光明车站则在金日成逝世后被关闭,不再使用。70年代平壤地铁正式运营时,在线路上运行的地铁车辆均为新车。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强调,所有运行的地铁车辆均为本国所造。但是刚通车时其实是采用中国吉林长春客车厂(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客车,然而在2000年起已更新使用德国制造的新型客车。
    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率领下,通过一个有两个军人把手的建筑,进入地铁站电梯口,这个电梯通道和我们常见的商场电梯没什么不同,只是它比商场电梯长多了,大概有一百来米,虽然里面灯光明亮,装饰的还可以,但进入这么深的地下,上面是朝鲜的大同江,万一有地震,根本没法出去,所以很吓人的。和我们一起乘坐地铁的还有许多朝鲜人,他们穿着有各种各样的装饰,没人喧哗,也几乎没人说话,大家都是那么专心。地铁不快,也不够稳,从车上看下面的铁轨,反射着乌亮的光,很潮湿,有积水从旁边的石缝里渗出,流到下面。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下一站,从另一侧的站口出来,长长地出一口气,总算回到了我们人类的世界!
    下午四点钟,我们按照原计划参观了位于平壤市的一个模范中学。朝鲜实行的是十一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的。这是一个国家窗口学校,里面设施简陋但还算完备,布局合理,到处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地上不见一丝纸片、塑料袋、杂草等,墙上也没有乱写乱画的现象。在一间微机室里,许多孩子正在上微机课,他们学的很认真;在一个大教室里,许多女孩子正在做女红,也就是做一些针线活,缝补、刺绣、编制等,她们的作品很多、很精致。在另一件大教室里,有很多劳动工具、如铁锨、镐、锄头、和木工用的据、刨等工具。大约有四十几个男孩在那里劳动。天气很热,但见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个呆着的,都是那么认真,可见朝鲜教育界比较注重孩子的吃苦耐劳教育、思想教育和品质教育,这比我国现在单纯实行的应试教育要科学多了。
    朝方的孩子们为我们演出了精美的舞蹈,节目后,他们的几个外语老师和我们的老师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学术和交付交流,当然都是用英语,我们中的几个洋相也控制不住自己,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那天走了很多路,大家实在太累了,从学校走出,我们径直上了返回的大巴车,迷迷糊糊的我们又回到了妙香山宾馆,简单吃过晚饭,由于明天早上五点还得起床出发,人们倒头便睡。
    八月十五日早上五点,我们按照计划很早起床,5点十分出发。但到楼下一看,大巴车在外边等候,但不能走。理由是北方铁路沿线下起了大雨,怕有危险,国际列车不敢动。人们只好耐心的在楼外等候,欣赏着这里美好的早晨风景。
    真的很美,,有一缕白雾从不远处的山林里冒出,有人说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不是那么轻易相信他人直言的人,决定只身探个究竟。几分钟后,我便只身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但近处一看,原来是个小地下发电站,白雾是从机组里发出的,没见到水,但水声不断,可能是山上的水顺着地下管道冲击机轮运动。地面上只有一个圆形小屋,没有电线,没有什么其它声音,做的很隐蔽。
    大约在早上7点多,我们才被送到火车站。上了火车后,人们觉得由于来时是晚上,而现在人们才有心观看车外的“风景”。火车徐徐往北开,一眼望去,真是山连山,洞连洞,山势险峻但树木并不茂盛。枯黄的玉米懒洋洋地生长在近四十多度的山坡上,显得是那么稀疏,少营养。远处,不时见到一些民宅(分配的房子),不高,没任何装饰,大多是茅草顶。
    大约在下午3点多,我们敢到了鸭绿江畔的南浦,我们照样接受了朝方的检查,然后改乘我们的火车跨过鸭绿江,雄赳赳,奋昂昂,我们带着复杂的、焦急的和留恋的心情,回来了。
    回头望去,鸭绿江南侧朝鲜,山虽高,但没什么树木,水虽清,但没什么生机,看到的只是不断巡视的荷枪实弹的哨兵和战备工事;江北中方一侧,山清水秀,植被茂密,民宅楼阁林立,路上车水马龙,好一派塞外江南景色。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风俗、不同的社会制度、造就了不同的经济状况和生态。
    我不断在想,如果朝鲜人向我们国家宣传的那样中朝友谊“战友加兄弟”对待我们的访问,把我们当成一家人,和他们国家的人一样进行贸易,不分彼此;像对待他们国家的烈士一样对待我们为他们死去的那三十多万英灵;向我们国家那样边防线上和平相处,我会伸出我的手、捐献出我的积蓄,给那些徒步的老人、妇女和学生,给那些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买一些自行车,以改善他们的交通,但遗憾的是,我无意中去了一趟朝鲜,却使我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他们对我们并非想象之友好,对我们身在异乡长眠的战士想象之善待。
    我也在想,目前朝鲜也有它的优点,他的国民思想单纯,像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样单纯,一样积极向上,一样地崇拜领袖,一样的狂热。在朝的几天,使我仿佛又回到了20多年前的过去,找到了当时的感觉。
    假如有战事,他们国民的战斗力行吗?我们呢?    假如有战事,他们能吃苦,耐劳,能适应艰苦环境,经得住诱惑吗?
    假如有战事,他们有那么多的内部矛盾,有那么复杂的思想、有那么多的叛北者!还有的同仇敌忾的精神意志吗?
    假如有战事,他们缺那麽多的粮食。
    如果有一天再有机会,我还会去一趟朝鲜,看看他们的变化。
    下午6点钟,我们到达通化,在英语辅导报社社址做了短暂停留便被送回东山宾馆。
    816日上午我们全体于会作者在金山宾馆听取了英语辅导报社的主编包天仁先生的报告,并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很高兴也很激动;下午报社的工作人员和参会代表也发了言,还给我们每人分发了纪念品和资料。晚饭后,我们拿着会议组分发的车票(软卧),乘上了返乡的列车,一觉醒来,已到辽宁省的沈阳市,这时天已微亮,我再无睡意,睁着大眼望着窗外,恨不得飞回家中。
    这真是一趟难忘的旅行、一趟意料不到的旅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