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家乡的记忆

  • 河东友人
楼主回复
  • 阅读:7344
  • 回复:3
  • 发表于:2014/9/22 6:30:05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家乡的记忆
 作者:博野曙光
       在中华大地冀中平原腹地,也就是中华雄鸡版图的咽喉要地,渤海之滨以西约一百多公里处,有一个自然小村子,她隶属于河北省博野县,潴龙河中下游流域,被称为“河东”片的区域。这里,土壤多为粘土土质,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面积不大,约有百十户人家,五百人左右,但这个村却历史悠久。
      这里村落间相距都不远,人烟稠密;一年四季分明,海拔不高,只有二三十米,气候温和,属于温带;这里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动物种类繁多,植物生长茂盛,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们纯朴、勤劳、善良,人们的思想多保守,属于封闭型,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日子。这里远离城镇,远离喧闹区域,三县交界,由于河流阻隔,交通不便,对外面的消息比较闭塞,政府也无暇顾及。
近年来人口很少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小村的村民很久就重视教育,村风较好,孩子们长大后好多人都到外地读书或去城里工作了。现在,仅在县城及附近当老师的就有二三十个。村中姓王、姓程和姓侯居民居多,其次是李、孔和高氏居民,其余姓氏多为独门小户。
     该村原先东西跨越略长,南北较短;程氏住户多集中在村西部,王姓居民多集中在村子的中南部,侯姓居民多集中在村子的东北部,几家姓高的在村东,李氏居民在村中部,且分散居住,孔姓居民及其余姓氏的住的比较分散。村子里没有正规街道,一条不长的东西方向大街,两头曲曲扭扭。村西头大街偏西北方向延伸到西村口,出村后走半里路便是程六市村;东头偏东南方向到东村口,村子东西大街总长大概有三百多米。南北总长也有二、三百米,南段南北街从村中心侯某家开始,形成第一个丁字路口,向南延伸到南村口;北段南北街从孔家门洞东开始向北约八十米向东,然后再向东向北到北村口。在文革期间村委会改道,在王某家房后打通通往村东的机耕道后,在那里形成第二个丁字形街口。
      这也是一个及其普通的,单靠农业为生的中国北方小村,解放这村的人均耕地多,所以解放后五十年代土地改革时期被划分为“富农”和“中农”成分的多,真正的“贫下中农”较少,没有“地主”成份。在邻村程六市里,村民地少人多。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少交公粮,减少村民负担,村里的干部们绞尽脑叶想办法,他们将程六市的村干部请去吃饭,让他们帮着种地交公粮。人家就将我村正东三百亩和村北三百亩地良田划到他们村去耕种,使得他们村的人种地时都得经过我们村。
      在我孩童时期记忆中,也就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子里,有好多家都是小四合院或小三合院,门楼很高,门口一般都不大,大约有一米二左右,门却很结实,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防匪和防盗。比较像样的小“四合院”人家中,有甲戌家、绑住家、宝乐家、俊怡家、亿海叔家、栓起爷家、小新家、纪信爷家、纪仲爷、纪曾爷家、小四家、宝莲家、生机家等等。家族性质的大门洞也有几个,比如:小五家的大门洞、村中心孔家大门洞、孟尚家大门洞,以及还健在的曾池家大门洞等。
       我们家不能和人家比,人口多,只是一个小三合院,大门很窄但很结实,和三奶奶俊英家的大门紧挨着,她们也是个小三合院,只是她们没有北屋我们没有南屋。据母亲讲,祖辈我们两家曾是一大家,从一个大门口出入。在我们家老房子门口对过偏南十几米处,有一个尖顶瓦房,解放后平分时(土地改革运动)当作了第四生产小队仓库,据说原先是四喜爷家的祠堂,家里人给它叫“伽维”,我们小时常常到它前面玩。村里还有一座和普通住户不一样的房子,在侯家过道里,属于侯宝库家的,也是尖顶的瓦房,看前来象古老建筑,人们称之为“厢房”。
      村里有几口水井,井口大小不一,大都属于宗族或私人所有。我记忆中的水井有侯家菜园大口井(井口有近一米五左右),程家菜园水井(井口有八十公分),王盼来家水井、王小五家内院水井,万村叔家门口水井,王三河水井等。那时,父亲不在家,哥哥、母亲得下地劳动,从八岁起我就和姐姐两人从万村叔家井里打水,两人合力摇着那笨重的大辘轳,将水从一丈深的井里提出。稍不留神,水桶就会掉进井里,如果掉了,还得趴在井边用捞桶的钩子在井里找。文革时我还下过两个水井,捞造反派头头及骨干们扔到井里的枪械,现在思想起来,真后怕!
       村里有四个生产小队,队部原来都分散在村里,后来陆续迁到村东小学校东侧,分别是三队、四队、一队和二队。每个生产小队人口数量和土地人均数额相差无几,每户在村里的居住位置也不相同。每个小队队部占地有十二间房宽,一百多米长,队上有粮食库、农具库、大车棚、大牲口或牛棚、饲料库、大猪圈、小猪圈、打麦场,高高的麦秸垛、玉米秸秆垛等。队里所属的土地也大都在村东和村南,呈一队、二队、三队和四队排列。大生产时期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刚入社时相比较差,生产力也比较原始,劳动及农活主要靠人力和蓄力。每到麦收秋收季节,不管大人小孩都累的很。我们这代人从小学三四年级到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里劳动的时间与学校上课时间相比,几乎各占一半,印象太深了!
      在我们村的四周,大小不一的自然村落很多,小的只有十几户,大的有几千人之多。村正北一公里是西程召村,我们两个村比较起来人口相当,只是他们分成了两个生产队;村西北面约五百米处是程六市村,人口多,有八个生产队,三千多人呢。文革前,他们村中有一个大教堂,大约在现在的小学校位置。那曾是一个气势雄伟的洋建筑,教堂里原先有个洋和尚,文革期间教堂被革命了,只剩下几块汉白玉条石,洋教士也走了,文革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村民们又在村东头建起一个新式教堂,现在,来自附近的村民每天早晨都去那里诵经;村正西约3华里处,是著名的大程委村,约2500人左右,现在大程委镇所在地;村正南分别是耿家庄和杜家庄村,这是两个完全连在一起的村落,曾是大生产队时期“杜田庄公社”所在地,但社址却在耿庄村东;村西南约一公里是田家庄村,一个隶属于杜家庄村的自然村落,约200人;村正东偏北2.5公里是隶属于蠡县的齐村,大概有两千多人。
      这就是我童年时期的故乡面貌,现在,小村没有沉睡,她发展了,扩大了,向东向北南发展了。原来的四个队部不存在了,成了新式住宅区,崭新的北方农村房舍建筑模式,宽宅大院、气势宏伟的大门到处可见,从村东到村西,水泥路已通往各家各户,村风村貌村俗也在悄然变化,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原来的村舍大都呈残砖乱瓦,坍塌的房舍、破旧的墙头或大门废墟,闲置的院落。我儿时的家乡村貌多存在脑海里,记忆里,留在同老朋友、老同学或中老年人的谈话中,尽管如此,我村的人口数量没什么变化。
      我爱我的家,爱家乡的父老乡亲,爱生我养我的故乡土地。

千里独行行侠仗义
  
  • guest613969
  • 发表于:2015/1/29 11:11:51
  • 来自:浙江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前辈说的一定是程什伍村,相传程什伍村的由来从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开始,当时推行“什伍制”故此得名,后来和程六市村合并过一段时间。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